首先是適度。上海同聲翻譯介紹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意大利哲學家克羅齊都強調修辭的運用要適度;德國哲學家尼采則引用他的前輩叔本華的話,批評了修辭的過度:“每種過度都引致某類后果,此后果通常與意愿相反,同樣,詞語的確用于使思想讓人領會,然而唯有恰到好處方可。詞語堆積起來,超出了這個限度,就使得交流著的思想愈趨晦澀……”尼采還指出修辭格過度的害處:“隱喻過度使用了,遂趨于模糊,引致隱晦。”
其次是適境。即切合語言環境。唐能上海專業翻譯公司介紹亞里士多德的“切題”說,陳望道先生的“適應題旨情境”說,都是適合語境的意思。語境可劃分為語言因素語境和非語言因素語境兩大類。語言因素語境講的是言語作品上下文的組合關系,組織得協調一致,就能有效地提高語言運用的說服力和感染力。非語言因素語境的內容非常廣泛,主要指的是翻譯主體身份、接受對象、社會背景、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場合情境等。現代語境學研究更強調人本觀念,將人際關系環境、人的性別年齡、人的心理狀態、人的文化水準、人的動作表情、人的宗教信仰等等都列入非語言語境之中。自古流傳下來的關于“推敲”的典故、“一字師”的故事、煉字煉句的佳話都可以從切合語境法則的視角來分析這些語言藝術化的提煉進程。
相關閱讀《英文翻譯報價公司 翻譯是語言藝術的再現》